2019年,社科院发布了最近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60.60%。2000年的时候,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36%,短短20年,就增长了70%。说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还是相当之快的。另一方面,在这20年的时间里,房地产行业从年销售1亿平米,增长到年销售17亿平米,说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产生了相当大的住房需求。也因此,使得房价不断上涨。
那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也意味着农村人口正在有序减少,经济学家任泽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个区域人口净流失的情况,在除去难以识别的108个地区之后,2001年至2020年人口净流出的区域数量为1371个,而在2011年至2016年净流出区域则迅速增加到1557个,从66%增至75%。
换句话说,随着大量的人口去到了城市,使得农村很多土地被闲置了,或粗放低效使用状态。那么为了唤醒这些闲置的土地,国家也是操碎了心,出台了两项新规定,这两项规定,或许会让老家有地的人增加2项新收入。因此,老家有地的人要多加留心了。
01第一项规定:集体用地入市,解决农地闲置的问题。
在新的《土地管理法》中,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
过去集体土地是没办法入市的,但闲置只要农村集体用地在规划范围之内、符合整体需求规划,经过依法登记、并且经过三分之二的成员同意之后,就可以通过土地出让、出租等新式进行土地入市了。
举个例子,今年7月,北京市第一批、全国首个市场化入市的集体土地长租公寓项目——北京南三环集体土地租赁项目成功入市。
不过在这里要提醒一句,对于一些在三四线城市周边的土地,低廉的租金或许无法给农民土地提供增值收益。
第二项规定:城市加大“反哺”农村力度。
前不久,国办近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到“十四五”末,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并且专家表示,最近几年,全国每年土地出让收入六七万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每年增加了600亿元至700亿元“三农”投入。
换句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过话还是说回来了,依旧是对于一些靠近大城市的土地才有更多的价值,毕竟大城市的土地稀缺,需要用到的自然是周边的土地。而三四线城市的话,本身土地储备就够,根本用不到。
02总而言之,随着城市化已经到达高阶水平,今后农村的创收门路将会越来越多,农村投入支持力度将会越来越大,住在这里的人也将受益。对于老家有地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了。